编辑: 发表时间:2017-05-26
近年来对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学的症状学因子分析引起精神科医师的极大兴趣,它不仅典型地勾勒出病人的临床特征,而且可归纳出病者的症状结构。不少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可有三组综合征组成,即歪曲现实(realitydis-tortion)、精神运动贫乏和精神解体(disorganization)。第一组由妄想和幻觉组成,第二组由言语贫乏、自发运动减少和情感平淡组成,第三组由言语内容贫乏、不适当的情感反应、思维形式障碍组成。Murphy(1994)等应用同样方法对家族性精神分裂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三类因子,因子I是阴性症状因子,其包括情感平淡和阴性思维障碍,该因子与发作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病程呈显著正相关。因子H是精神解体因子,其包括不适当的情感和阳性思维障碍,此因子与发病年龄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躁狂症状呈显著正相关,因子拉是歪曲现实,其包括妄想和幻觉,其与抑郁症状呈显著正相关。从此分析,这与一般的非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因子分析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①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因子更多见,此相似于非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精神运动贫乏,被作为因子I来认识,②阳性症状的主要成分,即幻觉和妄想属第3因子,与在非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作为第1因子有所区别。
精神分裂症的家族史作为一项分类原则已引起多方面的关注,虽然目前尚未能将其作为一个正式的分类原则写入诊断或分型标准,但越来越多的从症状学到生物学的一系列研
究已揭示家族性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差异。显然,这一分类原则对病因学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
家族史对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精神病的患病率是较高的,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这一现象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也为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性证据。不少学者试图寻找这种遗传的关键所在,但仍未有可靠结果。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尚有相当数量的精神分裂症没有家族史,即使上至五代、下至两代也难以找到同病者,如果这种“没有阳性家族史”可靠的话,那么,这种有阳性家族史与无阳性家族史的精神分裂症可有某些生物学标志的差异?因为这些差异可能为分子遗传学方面提供更多的线索。
所谓生物学标志应该包括两方面,即生物脆性特征(biologicalvulnerabilitytraits)和遗传标志(geneticmark-ers)。前者一般指与遗传病有关的一些生物学特征,但是对控制这些特征的基因的传递规律或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尚不清楚,例如肤纹、代谢产物、生理指标、脑室大小等。后者指的是一些生物学性状,已了解了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传递规律,例如HLA、色盲、Xg血型等。我们在此要阐述的则是有、无家族史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物脆性特征(BVT)的差异,可望这些差异能为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划分提供更多证据。
一、脑结构
1976年,Johnstones首先应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17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发现其中8例病人的脑室比正常对照组为大,由此拉开了精神分裂症脑结构的现代研究帷幕。以后,这方面研究涉入的参数越来越多,其中之一便是家族遗传史。顾氏曾报道9个高发家系的24例患者,一的亲属正常成员16人和正常对照组40人的脑CT结果,表明患者组的脑室脑比值(VBR)和第三脑室宽度比较大,亲属组居中,正常对照组比较小,提示第三脑室扩大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器质性易患因素,因此,比较家族史在其中的价值便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Weinberger(1981)曾研究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更高的VBR,Reveley的研究也发现精神分裂症单卵双生子(MZ)比正常单卵双生子和双卵双生子有明显的脑室扩大,而且非同病一致的MZ两个孪生成员的双生子总脑室容积(TVV)对内变量明显大于同病一致的MZ,因此,有人建议通过家族史与脑CT的研究结果对精神分裂症作出另一种分类。即家族性的
(familial)和散发性的(sporadic)两类,前者系指有明显的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家族遗传史,而且有脑室扩大等脑结构的异常。后者系指没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但可有众多的后天因素,如产伤、代谢异常、病毒感染、不良社会因素,正是这些后天因素可能造成了脑CT的异常,但该类患者也可没有脑结构异常改变。这种分类方案提出了两个有意义的问题,其一,精神分裂症有两种分离性“病因”;其二,在精神分裂症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发病学说中,遗传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北京军颐中医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秉承着"精修医术,诚练医德"的优良传统,不断以"专家云集"、"管理先进"、"技术精湛"为核心发展力,全方位提高医疗水准。以高水准的医疗服务体系,打造专业治疗癫痫、精神分裂、失眠、抑郁、帕金森、肌无力等疾病医院。